<
t8b3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美人记 > 第148节
    何老娘还是比较有信誉的,东西理清,就把金戒子给何子衿了。何子衿揣起金戒子,收拾着笔墨絮叨,“我跟余嬷嬷跟着祖母受这半宿的劳累,您手指缝里漏些也不能空了我们哪。要不,以后不跟你半宿半宿的忙活啦。”

    何老娘心说,死丫头贪得无厌哩。不过,刚点完礼品,老娘心情正好,脑子也灵光,并未直接拒绝,先把柜子的钥匙往裤腰上一揣,摆出死都不会往外拿的姿态,啪啪拍两下红漆的老木柜,唉哟唉哟一幅心率不齐的样子,“我的傻丫头,这里头还不都是你的。行啦,把心搁肚子里啊,我就是暂时替你保管着。”

    何子衿会上这当?伸出一只手,“唉哟唉哟,我的亲祖母,赶紧,别磨蹭,先变现。”

    一巴掌把爪子拍下去,何老娘打个呵欠敷衍,“明儿个明儿个。”

    何子衿担心真逗得老太太把东西拿出来,何老娘晚上得睡不着觉了,与何老娘敲定明天变现的时间,就回屋睡觉了。

    待何子衿走了,何老娘还悄悄同余嬷嬷嘟囔,“别人家一个丫头三个贼,到咱家,一个顶三十个贼啊。”说着,何老娘一面脱衣裳准备睡觉,一面瞎美,“以后过日子,谁还能过得了咱家丫头呀。”

    余嬷嬷:您这喜怒无常的~

    何老娘晚上倒没失眠,她老人家说梦话说了一晚上,咯咯咯笑半宿,第二天起床,嗓子都哑了。何子衿从地窖里拿了个水梨削了给何老娘润喉,道,“昨天还好好儿的,怎么一大早就哑了?”

    余嬷嬷笑,“昨晚上太太晚上睡觉说了半宿梦话,一会儿秀才,一会儿举人,一会儿状元的,连说带笑,叫都叫不醒。待药铺子开门,我扶太太去平安堂开两剂润喉的汤药吃吃。”

    何老娘一摆手,捏片儿水梨吃了,润一润喉,“邪不侵正,没事没事,哪里还用喝苦药汤子。”与自家丫头片子道,“昨儿晚我梦到阿念中状元了,一会儿卜一卜,看这梦可是预兆。”倘是阿念发达的预兆,说什么也得先把阿念定下来!

    我的天哪,这都迷信成什么样子啦~何子衿道,“等我有空啊。”

    “先办这正经事!”怎地不知轻重哩。

    何子衿拿出仙师风范,“占卜这事儿,事关天机,您以为随便就能卜的。何况您要卜的还是文曲星的事儿,更是天机中的天机,我先得把龟甲和五帝钱的灵性养起来,再得算出吉时与方位来,才能起卦。起卦前更得沐浴更衣,拈香祝祷,才能灵验。”

    何老娘啧啧,“你咋这么谱儿大啊,不就算一卦么,街上走街串巷的仙师,十个大钱,随时随地就能卜。”怀疑丫头片子故意拿架子。

    何子衿道,“那您老赶紧拿十个大钱找别人卜呗。”切,她还不伺候了呢。

    何老娘从经济角度出发,决定不与丫头片子计较,“算啦,麻烦就麻烦些,去筹备吧。”谱儿大就谱儿大呗,省钱哪。

    何子衿一幅大师气派,“也就您老了,不然换个人试试,不要说十个钱,那是打我脸呢,十两银子我都不算。”

    吹吧吹吧!何老娘肚子里吐槽,嘴上还得哄着丫头片子,笑眯眯的哑巴个嗓子招呼,“来来来,吃梨吃梨。”

    一时,何恭沈氏阿冽都过来了,见何老娘嗓子哑了,都问候了一回,听说是半夜说梦话给说哑了,何恭道,“娘,你这一晚上梦话没停啊。”得怎么说梦话才能把嗓子说哑啊。

    何老娘人逢喜事精神爽,眉眼间带着得意,“做了个好梦。”

    何冽跟他祖母打听,“祖母梦啥了?”

    乖孙问么,何老娘原是想说的。只是梦这事儿吧,说得多了兴许就不灵了呢。何老娘笑眯眯地,“总之是好梦,待卜过再告诉你。”

    何子衿嘴快滴,“梦阿念中状元啦,高兴的笑了一晚上。”

    何老娘瞪何子衿,这长的是嘴么,分明是漏勺啊!

    何恭闻言已是一脸欣慰,摸摸唇上短须,点头,“好梦,好兆头。”

    “别往外说,先叫丫头片子卜一卜。”自从何子衿在阿念考秀才那日卜了三次,何老娘就挺信她的卦。

    沈氏笑,“一会儿让周婆子煮锅饴糖梨水,最是润喉不过。要是明儿不见好转,请平安堂张大夫过来瞧瞧。”

    “不用大夫,多喝水就能好。”何老娘人老爱吃甜的,道,“那饴糖梨水,煮一小锅也就是了。”

    沈氏都应了。

    待阿念江仁过来,刚用过早饭,胡文就来了。见到胡文,何老娘心下一喜,想着胡文定是给送银子来的。结果一见胡文竟是空着手,那喜也就没了。倒是胡文见何老娘嗓子都哑了,笑着问侯,“唉哟,姑祖母,这才一宿没见,您老这嗓子怎么就哑了?这都是操心操的呀~一会儿我着人给您老送些龟龄膏来,那是最润嗓子的。您可得保重身体,不然过几年咱家阿念弟弟中状元,没您的顾看哪儿成啊。”

    何老娘道,“还好还好。”瞧着胡文,以目示意,银子没带来,那要紧的事儿跟你祖父说了没啊?一来就絮叨这些没用的,不务实。

    胡文一拍脑门儿,笑,“看我这记性,今儿是特意来办事儿的。我祖父交待了,让我接阿念到学里去。今年书院一共五个考秀才的,也是运道,中了四个,阿念考的最好,一县案首,祖父说让阿念到学里,勉励勉励还在念书的小学生们。”

    阿念倒是没啥问题,他中案首的当天就先去学里拜谢过先生了,如今山长让他去学里传授经验,他自然要去的。何子衿笑,“山长还挺会安排的。”

    胡文笑,“那是。昨儿念叨起阿念来,一高兴,又喝多了。”

    阿冽咋舌,“山长还会喝多?”他都觉着山长好严肃哦。

    胡文揭他祖父老底,“就二两酒量,一喝就多。”

    阿冽心下偷笑。

    何老娘咂巴下嘴,再瞅胡文一眼,胡文连忙补充一句,“这事儿干完了,就发银子。”

    何老娘立刻喜笑颜开的应了,“去吧去吧,该去的,书院培养这孩子一场呢。”又叮嘱阿念,“去了好生给讲一讲,别藏私。”

    阿念笑应,这就要跟着胡文一道去,何老娘道,“换身新衣裳,体面!”打发胡文,“阿文去前头跟你表叔说说话去,他昨儿还念叨你哪。”

    待阿念换了身靓蓝色的文士衫出来,小模样那叫一个俊俏,何老娘先欣赏一会儿,赞了几句,才一脸神秘的悄悄叮嘱阿念,“随便跟他们说说就行,别把绝招说出来,绝招儿说给阿冽就行啦,这才是你亲兄弟哩。“一拍阿念的肩,“去吧。”

    阿念险跌地上去。

    ☆、第215章 报仇去!

    阿念去学里光彩啦,何老娘吃过早饭哑着嗓子,精神抖擞的招待亲戚。

    来的是陈姑妈陈二太太婆媳,其实,阿念中案首第二日,陈氏婆媳就来过一回了,只是,当时来贺的人太多,老姑嫂两个也没好生说说话。

    如今何家该贺的都贺过了,人也清静了,陈姑妈便带着陈二太太再过来坐一坐,好生亲近亲近。陈姑妈还带了两大包燕窝来,笑的欣慰,一则替弟弟家高兴,养孩子容易么,阿念说是寄住在何家,可该花的心思也不能少了,一日三餐,穿衣吃饭,还得培养阿念成才。这可不是一般的才,五年前何念以十五少龄中秀才,已在碧水县传为美谈,想着何洛已是碧水县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若再出一个何洛这样的,肯定得百年以后了。谁晓得不过五载,阿念非但中了案首,年纪比何洛当初还小三岁。

    唉哟喂,这事儿传出来,寻常都没人敢信。要不为啥何家能热闹三天呢,大都是没见过阿念小案首,过来瞧稀罕的。

    陈姑妈这几天都觉着,碧水县这风水的确是大不同了,非但赵家出了个娘娘,娘娘生了个龙子。光看如今县里少年俊才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这就是大兴旺的兆头哪。尤其陈姑丈,做生意的人,格外信这个。故此,阿念中案首的第一日,就先打发人送了好些东西来贺。第二日,陈姑妈又亲自上门儿,如今又过来说话。陈姑妈笑,“如今我也糊涂了,早就备好的燕窝,给阿念补身子吧。小小个人儿,就中了案首,念书可是个熬神的事儿啊。给孩子好生补一补。”

    实在亲戚,何老娘也就没客气的替阿念笑纳了,呵呵笑,“多谢大姐姐想着他。”又道,“正长个子的时候,跟竹竿似的,其实一天三顿,没断过鱼肉。”

    “可不是,这年岁,正能吃呢。”

    陈二太太问,“舅妈,阿念不在家?”

    何老娘正巴不得人有此一问,立刻笑了,道,“今回秀才试,阿念得了案首,是个出头,书院里叫他过去给小学生们说一说考秀才的诀窍,这孩子实诚,连忙去了。”

    陈二太太觉着何家委实清静,又问,“怎么子衿也不在家,又去道观不成?”

    何老娘道,“不是,阿念说,咱家丫头运道好,叫丫头跟他一道去,他能讲得好些。”

    陈二太太直笑,“唉哟,阿念这嘴可真甜哪。”

    “不是嘴甜,大实话。”何老娘开始有鼻子有眼的臭显摆,“阿念考前,咱家丫头给他做了及第面,待成绩出来,果然是头名。”

    “啥及第面?”陈姑妈颇是关怀,她家长孙前次秋闱落榜来着,及第面啥的,要是灵光,待后年也给孙子吃一吃,说不得就能及第哩。

    姑嫂多年,关系也还成。何老娘还是道,“我说与大姐听,大姐可得保密啊。”

    “你还不知我的嘴,赶紧说吧。”陈姑妈越发好奇了。

    何老娘也便说了,“这是丫头往朝云道长那里的古书上得来的老方子,以往先人们用过的,后来失传了,现今等闲没人知道。先得选用养了三年零三个月的母鸡,洗干净剁了头在三清像前供了三月的黑瓦罐里炖三个时辰,待第二日,用这炖好的鸡汤煨银丝面,里头啥也不搁,就搁俩鸡蛋俩鸡腿,这就是及第面了。”

    陈姑妈寻思半晌,道,“这不就是鸡汤面么,可有什么说法儿?”

    “有啊,三年三月三时辰,这就是三元,鸡腿是踩地的,可不就是及第么。”何老娘神神叨叨的,把何子衿与她说的话又同大姑姐说了一通。

    陈姑妈听得有理,一拍大腿,“唉哟,子衿不愧念书的人哪,果然有见识!”

    “岂止啊。阿念考秀才那天,丫头片子起了三卦,三卦皆是大吉。大姐,你说这事儿邪乎不?”

    “邪!真邪!”陈姑妈道,“子衿小小年纪,还会卜卦啦?”

    “是啊,灵验的很,只是不能常卜,一月只得三卦。”

    陈二太太笑,“子衿可是越发有本领了。”

    “嗨,小孩子家,管她呢。”何老娘说着嫌弃的话,却是禁不住将个嘴巴咧到了后脑勺,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啊。瞧的陈姑妈心里都有些发酸,可转念一眼,谁家孩子考案首谁不高兴啊,要是自家孩子有这份儿出息,自己也一样高兴。

    陈姑妈与何老娘老姑嫂两个絮叨半日,吃过午饭,陈姑妈走前才问,“阿念这般出息,他的亲事,妹妹你可得好生盘算一二。”

    何老娘精道的很,尤其自从阿念中了案首,县太爷都打听过阿念的亲事呢,她老人家早有对策,拿出家里的统一说辞,笑眯眯道,“阿念的事儿啊,还是得阿素做主,咱们受阿素的托付照顾这孩子。这孩子有出息,咱们也不算辜负阿素的托付啦。要是别个小事,我应了没啥,可终身大事,阿素如今又是当官儿的,说不得已给阿念预备下好亲事了哪。”

    陈姑妈也早听何老娘这般讲过,如今不过是再听一次,倒也并不觉着心下遗憾,笑,“这也是。阿念这孩子,一看就是有福的。”便不再多问了。

    及至陈家婆媳告辞,何老娘带着沈氏送婆媳二人出门,望着陈家马车远去了,何老娘并不回家,与沈氏道,“我同阿余出去溜达溜达,总在家里,怪闷的。”

    沈氏笑,“好。”

    何老娘便带着余嬷嬷威风八面的出去溜达了。

    自从阿念中了案首,何老娘就特爱出去溜达,尤其哪儿人多她老人家就去哪儿,去了之后,必要拐弯抹角的说一说读书那些事儿。她一提这个,虽然案首一年一个不算稀罕,可阿念年纪小啊,自然有人奉承,这一奉承,唉哟,可算如了何老娘的意啦。

    她老人家就开始谦虚了“不算啥!”“侥幸侥幸!”“嗨,运道好!”,然后人家必然说,“什么叫不算啥!不算啥,还案首呢,这要算啥,就得状元了吧。”或者“侥幸的多了去,中秀才能说侥幸,中案首再说侥幸,也没见别人侥幸啊!”再或者“运道好,运道好也得有才学啊!不然光运道好能有什么用,没才学能中状元!”

    何老娘那叫一个身心舒泰。

    孩子们回家时,何老娘还没回家呢,何子衿还问,“祖母又出去显摆了?”

    何恭笑,“这叫什么话,你祖母年岁大了,爱热闹。”

    何子衿抱着俊哥儿掂了掂,“这显摆的,孙子也不要了。”

    沈氏笑着吩咐丸子去寻一寻,也不必寻,何老娘见天黑自己就牛气哄哄的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包点心,眉开眼笑道,“飘香居掌柜非要给,说是新做的状元饼,唉,不收像不给他面子似的。”

    何恭道,“怎好白要人家点心?”立刻就要谴小福子给人家送钱去。

    何老娘将嘴一撇,拦了小福子与儿子道,“难道我是那等爱占人便宜的,我让阿余给柜上放下了二十个钱,只多不少的。”也不知怎地生来这等傻儿子,就不知占便宜哩。

    何恭一笑。

    何老娘坐着喝口水,连忙问阿念,“银子领回来没?”

    阿念道,“领回来了,给子衿姐姐了。”

    何老娘立刻瞅向自家丫头,道,“这银子可得妥妥的收起来,不如我着人打听着,看哪儿有地卖,再置二十亩地足够的。”

    何子衿早与阿念商量过了,道,“先给阿念买个小厮,余下的暂放着。置地的话不急,待秋收了一并说。”

    何老娘想了想,“这也成。”总之银子落袋为安,可见书院还是有信誉地。因是阿念的银子,何老娘没好要来自己保管,只得再三叮嘱自家丫头,“一定把银子收好了啊。”

    “知道。”何子衿信心满满,“包管贼来了都找不着。”

    何老娘啐,“真个狗嘴吐不出象牙,啥贼啥贼!家里不断人,哪儿来有贼!”

    何子衿道,“我就那么一说。”又说何老娘,“自从阿念考了案首,我就发现您老人家脾气见长,比案首还牛气哪。”

    “屁!”何老娘忍不住笑,心下一阵臭美,对沈氏道,“饭好了吧?开饭吧。”

    其实阿念中案首一事,也不只何老娘一人牛气,大家都高兴。连三姑娘在胡家的待遇都见长,这并不是说以前胡家就待三姑娘不好了,只是何家门第平平,三姑娘又是寄养在何家,自是不能与胡家媲美。如今阿念一中案首,胡山长都说阿念必有出息的。阿念也算三姑娘的娘家兄弟,他十二岁便中秀才,前程可期,有这样的娘家兄弟,自然没人敢再小瞧三姑娘。

    就是守寡在家的胡姑妈也悄悄的同父亲打听,“爹,你看阿念以后能中举人不?”

    胡山长道,“岂能止于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