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3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美人记 > 第348节
    何子衿笑道,“父亲自来当你儿子一般,我倒觉着,将我嫁你,父亲方放心。”

    “是啊,我那会儿别看年纪小,人却是极稳重的。你看阿珍,成天介婆婆妈妈的,没点儿大人的稳重劲儿。我十六上就是探花儿了,他这会儿功未成名未就的。”总之在夸赞自己同时,就是看女婿问题多多。

    何子衿也不吝于夸赞丈夫,含笑,“这世上有几人能与你相比啊,听说,就是当年薛帝师,也是十八上才中进士。”

    阿念虽自信,却也不至于自信到与薛帝师比肩,阿念道,“那不一样,薛帝师当年三元及第也不过十八,我虽早两年登榜,却只是探花。”

    何子衿道,“这世间再想寻个能与你相提并论的,可是不易,我看,阿珍也不错,对咱们阿曦多好啊。”

    “要不是还有这么一星点儿的可取之处,我哪里会同意这亲事。”阿念长叹,“要是早知今日,该把阿曦说给重阳。”重阳就在身边,跟入赘也差不离。纪珍这个,虽然阿念时常讽刺纪珍住他家不走像入赘,但也知晓纪珍是纪容嫡长子,对他的前程,纪容当自有当排。

    何子衿笑,“你又胡说,重阳比阿曦大六岁呢。何况,重阳中意的是阿媛那种,阿曦不是这个性子。”

    “也是,重阳爱厉害的。”阿念唉声叹气好几日,待入了八月,天气转冷,眼瞅就下雪了,也晓得纪珍回来一趟不容易。这爹娘跟前还未尽孝,也不好总在他家住着,阿念就打发他回去了,还板着脸一幅威严模样同纪珍说了好半日的“君子当克己守礼”的话。

    纪珍听话还是很能听重点的,深深一揖,笑道,“谢岳父允婚,小婿这就回家同父母商议定亲之事。”

    阿念暗暗翻白眼,心说,嘿,个狡猾小子,你哪个耳朵听到我允婚了?不过,到底也没反驳此话,只是轻哼一声,道,“眼瞅天凉了,你就回家去吧。再有什么事,打发个人过来就是,这么大冷的天,就别一趟一趟的折腾了。”再加一句,“好生孝顺你爹娘。”

    纪珍认真应了。

    阿念原以为,说完这话,当天不走,纪珍第二天也得收拾东西啊,谁晓得,这小子当真是屁股沉,光告别就跟阿曦告别了三天,这才磨磨蹭蹭,当然,也可以形容为依依不舍,的走了。

    纪珍一走,阿念就心情大好,觉着跟自己抢闺女的臭小子总算不在跟前碍眼了。

    说碍眼真不是假的啊。

    每天阿念与子衿姐姐一起床,纪珍就挽着阿曦的手过来请安了,至于这小子每天早起等闺女梳妆一事,阿念更是看他不顺眼。话归原处,早起,纪珍过来请安问好,待阿念去了衙门,纪珍就陪着何大姨说话,一说说到下午接阿曦放学回家,然后,待大姨夫阿念落衙回家,纪珍就与阿曦在阿念跟前说话,一说说到吃晚饭。吃过晚饭,阿念立刻打发儿子们同纪珍去前院睡觉,不然,怕纪珍得说到他与子衿姐姐安歇不可。

    所以,这些天,阿念可谓是睁眼就见纪女婿啊。

    这日子,想想就知道多闹心了!

    今纪女婿一走,江岳父立刻精神抖擞。

    阿曦都悄悄问她娘,“是不是我爹不喜欢阿珍哥啊?记得以前爹还常夸阿珍哥懂事呢,这次阿珍哥回来,爹总看他不顺眼。”

    何子衿笑眯眯地,“等以后阿珍有了闺女,自己将做岳父那一日,就明白你爹的心了。”

    嗯,纪珍,纪珍对于岳父的心态早琢磨一百八十遍了,虽然嘴上不好说,但他心里觉着,岳父有些小心眼儿,不如岳母疼他。而且,纪珍都暗暗想,待以后他与阿曦妹妹有了儿女,他一定不这般为难女婿。

    好吧,这样的大话,也就是现在想一想了。

    纪珍顶着北风回了家,跟家里报喜,阿曦妹妹总算点头了。

    纪容看长子一幅欢喜不尽的模样,道,“亏你先时牛皮吹天上去,不是说跟人家姑娘青梅竹马如何好么,我还为你住江家不回来了呢。”

    纪珍刚去了外头的狐皮大裘,一袭宝蓝色家常棉袍,端得是眉目如画,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端的是神采飞扬,也不介意他爹打趣,笑道,“先时曦妹妹当我亲哥哥一般,她年纪且小,平日里哪里会想这成亲嫁人的事,我要懵头懵脑的直接说,吓着阿曦妹妹可怎生是好?再者,我岳父疼闺女的紧,以往待我多好,就因我这一提亲事,岳父就看我多挑剔了。”

    纪容其实不大喜欢长子这容貌,长子生得像他,每见到长子这张美貌过人的脸,纪容哪怕已历练的心若铁石,也不禁念起些微旧事。只是,长子少时就去江家求学,略长大又往帝都念书,这好容易回家,他若再板张脸,怕父子就要生疏。当然,这事是妻子提醒的他,原本纪容不大在意,想着这些年一步步的他都是为着长子好,何况,一向严父慈母……但妻子硬是看不惯,俩人为此还吵了一架,纪容虽是大将军,硬是没吵赢,还被婆娘在脖子里挠了两把。唉哟,幸亏现在是冬天,都是穿高领衣裳,不然,纪大将军脸面难保。纪珍回家时,夫妻俩刚和好,纪容只得露出个和气样,跟儿子说些家常话。

    纪珍正是欢喜时候,也没在意他爹怎么就转性了,倒是他娘听了笑道,“要说别人家儿子稀罕,你岳家可不这般,你岳父三子一女,就阿曦这一个闺女,自然要多疼她一些的。”

    纪珍笑,“这倒也是。”又跟爹娘说了提亲兼请旨赐婚的事。

    纪容眉梢一挑,“赐婚之事是你岳家提的?”

    “朝云祖父提的。”

    纪容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江夫人道,“这主意好,倘有陛下赐婚,一则体面,二则楚王郡主也就歇了心思。”

    纪容自然也知这事儿若能办成自是好事,只是想陛下赐婚,得寻个妥当法子才好。哎,这方先生听说不问俗事的,乍一出手就颇见功底啊,赐婚之事由纪家人来办,一则给这桩亲事添了体面,二则便是楚王府迁怒,也不会迁怒到江家头上了。

    纪珍则是根本没把楚王府放在心上,他又不傻,不说他对楚王郡主没半点儿意思,就是真有意思,为着家族,也不能与藩王郡主联姻。

    两家便是关系略紧张些,于纪家也不是什么坏事。

    纪珍就是催着他娘赶紧准备聘礼啥的,明年他还要回帝都,在这之前,可是得把与曦妹妹的事定下来才好。不然,北昌府那些总在曦妹妹跟前献殷勤的小子们,纪珍还着实不大放心。

    对于长子在亲事上的急切,纪容私下都说,“跟八辈子没成过亲一般。”

    江夫人淡定地,“八辈子有没有成过亲不晓得,这辈子还没成过亲是一定的。”

    纪容:媳妇这是在说笑吗?

    纪珍回了北靖关,阿曦还同朝云祖父说了一声,朝云祖父对于纪珍是走是留不大在意,道,“走就走吧,他是得回去准备一二。”

    阿曦想到先时之事,还说一句,“祖父你真是太直接啦!”

    “这直接吗?”朝云祖父有些不解,“你相中他,是他的福分,我这一说,他只有高兴的。而且,看纪珍是挺高兴的啊!”

    好吧,这就是平民思想与权贵思想的区别了。

    一般平民遇此事大都会想,你乐意,我亦乐意方好。

    而权贵的思想是:我乐意你,你会不乐意我?

    阿曦在研究了一回朝云祖父的想法后终于明白,为啥阿珍哥那么不喜欢楚王郡主了。

    作者有话要说:~嗯,这就是朝云师傅自小遗传下来的权贵特性啦~~~~

    ☆、第434章 北昌行之一二二

    第434章

    阿曦这亲事, 除了自家商议, 何子衿也悄悄的同娘家提了提,沈氏道,“阿珍也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就是现在阿曦年岁略小些。”不过想想,纪家也是一品大员之家, 这世间,比纪家再好的人家也不多了, 沈氏对外孙女这亲事还是满意的, 道,“就是那郡主什么的事, 可得料理清楚, 别叫人家记恨。”

    何老娘对此的意见是, “嗯,知根知底的孩子, 不错,先定下也好, 别叫阿珍被人抢走了, 我看阿珍生得实在俊俏, 他又年长几岁, 打他主意的人家一准儿不少。”又说, “阿曦起码过了及笄礼才能出嫁啊。”

    何子衿笑,“怎么也要十七才好嫁人的。”

    何老娘一幅老谋深算的模样,“先定下来, 别看好媳妇好寻,略差不多的人家养出来的闺女都不会太差,这好女婿可是难找,过这村没这店。何况,阿珍这般俊的。”两次提及纪珍俊俏,对于只爱夸自家孩子的何老娘而言,可见纪珍这颜值还是禁得住推敲的。

    听婆婆这话,沈氏笑,“咱们阿曦也不差啊,阿曦这模样,比子衿当年还俊三分。”主要也是外孙女拿得出手,要不纪家也不能这么早就来提亲事,宁可拒了郡主也要娶自家外孙女!沈氏一想到此事,心下也是很自豪的。

    “这倒是。”何老娘说到重外孙女也很是高兴,道,“我一出门,只要说到咱们阿曦没有不夸的。”

    沈氏道,“可不是么。杜提学太太就常在我跟前说起阿曦,还有苏参政夫人,阿曦不是与苏姑娘也挺好的,那苏家二郎,听闻才学亦是不差。”

    何子衿还当真考虑过苏家,不过,一则,纪家先来提的亲,而且,对纪珍的了解自然更深一些,且两个孩子又是青梅竹马,阿念何子衿商量后,便应了纪家。还有一样,纪家人口简单,纪大将军据说是族人现在也没几个了,而苏家则是大家大族,人口众多,势力复杂,虽族人居高官者众,何子衿还是担心闺女到这种大家大族受辛苦,不说别的,就是大家族那些个人际关系,人情往来,也够费心费力的了。倒不如纪家这样人口简单的人家,一样官宦人家,虽不比苏家家族庞大,事情到底略少些的。

    阿曦与纪珍的亲事,三姑娘、何琪知晓后,都说好。

    三姑娘笑,“一则门第配得上,二则最难得是青梅竹马,咱们也算看着阿珍那孩子长大的。”

    说到亲事上的,何琪道,“我想给隋姑娘说一门亲事,也不知成不成?”

    几人都是知道隋姑娘的事的,再加上隋姑娘的爹隋夫子是官学的先生,家里孩子们大都被这位隋先生教导过课业。先时隋姑娘和离,大宝阿晔等人都帮过忙的。所以,对隋家的事,大家皆不陌生。三姑娘就说了,“隋姑娘和离在家,她又年轻,能再嫁自然是最好的。”

    何子衿问,“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何琪道,“是我家隔壁的一位张秀才,媳妇去岁生孩子时难产去了,他伤心的跟什么似的。我想着,他们两家都是书香门第,倒也配得。那张秀才年纪也不算很大,今年整三十,家里一子一女,姑娘略大些,今年九岁,儿子才不过一周零俩月。我想着,隋姑娘毕竟不能生育,她要是到了张家,好生将这张姑娘张小郎带大,这与亲生的又有什么差别呢?那张秀才家里不算太富,却也有五六百亩田地,吃穿不愁的。”

    三姑娘道,“这亲事倒是不错。”

    何子衿想了想也说,“虽隋姑娘比张秀才小几岁,只要张家家里人好,倒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就是一样,后娘难当啊。”

    何琪道,“谁说不是呢。可隋姑娘这种情况,能遇着张家小郎这样不记事,而且生母是生产去了的,不能不说是运道。倘是别个人家,孩子们都记事了,那更难做。”

    大家说了一通隋姑娘的艰难来,何子衿不禁暗叹,隋姑娘这情况,不要说搁现下,就是搁何子衿曾生活的年代代,能看透的也不多。

    何琪是个热心人,见都说这亲事可做,心下很是欢喜,说回家就操持的。只是,何琪这样说过后,就没再听到有关隋姑娘亲事的消息。倒是阿曦同她娘商量,“学里管杂务的方嬷嬷病了,纪嬷嬷给了方嬷嬷假,听纪嬷嬷说,方家人过来学里禀了,方嬷嬷得的风寒,且得将养着呢。学里少个管杂务的嬷嬷,娘,你说让隋姐姐来学里代一代方嬷嬷的差好不好?”

    何子衿心下一动,道,“前儿还听你何舅妈说要给隋姑娘说一门亲事呢,她哪里有空。”

    “没听说啊,我只听隋姐姐说,倒是有几家媒人往她家说亲,只是她不大想成亲,更不想给人去做后娘。她在家吧,隋师母一直叨咕她,她就跟我打听看女学有没有合适活计,她愿意过来做。”阿曦与隋姑娘差七八岁呢,俩人硬是能说得来。

    何子衿问,“隋家能愿意她到女学做事?”

    “这有什么不愿意的,隋姐姐之前还做绣活到三姨妈和何舅妈的绣坊去寄卖呢。我想着,在女学里管些杂务,比她做绣活轻松呢。而且,是隋姐姐主动跟我提的。”

    何子衿倒没什么意见,道,“倘隋家也乐意,你去跟纪嬷嬷说一声,让隋姑娘先去见纪嬷嬷,倘纪嬷嬷允准,就让隋姑娘过来吧。”

    阿曦高高兴兴的应了。

    待到八月十五,于别的地方,可能是阖家赏月的日子,于北昌府,已是滴水成冰的气候。就这样的气候,纪珍打发人送来颇是丰厚的中秋礼,那礼单,一看就是按着岳家的例送的。

    如今尚未成亲,这礼江家是不必回的。这也是时人规矩,定亲之后,但凡三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节礼。

    阿晔还有些奇怪,道,“阿珍哥家怎么送这样厚的礼啊,与往年颇有不同。”

    何子衿笑眯眯地,也不打算瞒儿子了,“阿珍要和你妹妹定亲了。”

    这句话对于阿晔的打击不亚于一个九天玄雷落下,阿晔大张着嘴,都不能信。何子衿见儿子瞪着眼张着嘴都不会动弹了,连忙唤他两声,“阿晔,怎么了?”

    阿晔震惊的望向他娘,问,“到底怎么回事?为啥我妹要嫁人啦!”

    何子衿道,“不是嫁人,就是先定亲,出嫁的事以后再说。”

    “那也不该这么突然啊,胖曦可还没及笄呢,这,这是要做童养媳么!”阿晔意见大的不行,虚握着拳头道,“娘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我好去打听一下阿珍,咱们可是这好几年没见了,万一他在帝都不老实,学坏了怎么办?岂不是把胖曦一辈子都坑了?”

    “已经打听过了,阿珍挺好的,并没有学坏。”何子衿连忙安抚儿子。

    阿晔气哄哄的哼一声,“那也没有这么早就来女孩子家提亲的,人谁家提亲不是待女孩子及笄之后啊,他这么急,一看就是有猫腻。”

    不得不说,阿晔还是很聪明的孩子,一眼就看出纪家这着急之处来。何子衿便把楚王郡主的事儿告诉了阿晔。聪明人的好处就是不会无理取闹,阿晔听母亲说了此事,虽亦有些恼意,却不会说纪珍招惹楚王郡主的话,倘是纪珍主动招惹的,怕纪珍就不会急惶惶的回来找他妹定亲了,想来是那郡主有失礼之处。阿晔思量片刻,仍是与他娘道,“娘你跟爹也忒好说话了,再怎么也该叫他把郡主那事儿料理清楚,这么赶回来跟胖曦定亲,岂不是明摆着把胖曦做挡箭牌么。”

    何子衿笑道,“咱家岂会不晓得这个,已是与纪家说了,必然要请陛下赐婚方好,如此,楚王府那边儿也没的话讲。”

    阿晔这才稍稍气平,还是埋怨爹娘草率,早早的就把妹妹许了出去。其实,阿晔甭看小,他一向以家里的小男子汉半个当家人自诩,他爹平日里衙门事多,家里很多外务都是阿晔帮他娘打理的,所以,阿晔一向也很关心弟妹,包括对他妹的亲事,阿晔也是有些想法的。叫阿晔说,纪珍虽小时候相处过几年,但纪家可真不一定是最好的人家,苏家与他家交情也不错,阿晔的同窗苏二郎,平日里待他妹也挺好的。

    不料,他都不晓得呢,爹娘就应了纪家的亲事。

    阿晔埋怨他娘一回,又埋怨他爹,他爹心里那叫个伤感哟,他爹道,“唉,该给阿曦招个上门女婿的。”好吧,他爹这种想法也有些偏激,这世间肯做上门女婿的男人,就没有不窝囊的。难不成就为了把妹妹留家里,便给妹妹配个窝囊男,那也太委屈妹妹了。

    阿晔看他爹他娘都不是能商量大事的,只得去找朝云祖父倾诉家里的事,阿晔一幅愁肠百结的模样,“真是少看一眼都不行啊,我稍不留意,我爹我娘就急匆匆的把胖曦许给纪珍了。祖父你说,这事儿多唐突啊!”

    朝云祖父一面翻看着棋谱,一面听阿晔说家事,朝云祖父道,“这不是阿曦相中那小子了么,她愿意就成。”

    “胖曦能有什么主意,她一个小女孩儿家,觉着别人给她写两封信,送些东西,就当是好人。”阿晔惆怅道,“她哪里晓得,人心险恶的道理。”

    朝云祖父:……

    早熟的阿晔表示了对妹妹亲事的不放心,朝云祖父看阿晔一眼,指尖摩挲着一粒黑玉棋子,道,“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将来过得好自然没啥,要是过不好,再给阿曦寻个好的就是?”

    阿晔道,“纪家都在想法子让陛下赐婚呢,这御赐亲事,还能悔亲?”

    朝云祖父不以为然,“别说御赐的亲事,就是圣旨还有召回去重写的呢。”

    阿晔则有些不能置信,在他看来,圣旨啥的,这就是永不能变的事了,怎么还会有圣旨召回重写的事。朝云祖父淡淡道,“等你再大些,或者就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