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谋安天下》 第一章 黄巾之乱一 清晨,钜鹿城外三里处。 “兄弟们,随我冲进钜鹿城内!杀光贪赃官吏!” 伴随着李临突如其来的一声暴喝,数以万计的民兵冲向钜鹿城门! 官兵见对方来势汹汹,声势浩大,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汉朝的军队,不过如此,兄弟们,冲!!!” 很快,李临便率领着声势浩天的军队冲破了城门,直奔城内而去。 而钜鹿城内,由于张角的策划和组织,钜鹿城内的所有大小官吏早早便被抓了个齐全。 但见大小官吏一字排开,跪倒在地,哀嚎声此起披伏,祈祷着那不可能的放生和救赎。 张角手持九节杖,身着太平清领道袍,端起一碗符水,口中默念咒语。 良久,将符水缓缓洒倒在了地上,用以祭天,老天似有回应,渐渐下起了瓢盆大雨。 见此情景,大家更加相信,眼前的张角着实为仙人下凡,顺应天命,高举起义大旗! “临儿,天时已到,暴雨将至,诛杀贪官!” “诺!!!” 李临顷刻间手起刀落,眼神和行动中没有透露出一丝怜悯,亲自斩杀了那一排官吏…… 公元184年,正值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在位之际。 由于东汉的腐败,导致宦官专政,大量的卖官鬻爵,使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一片乌烟瘴气之下,势必会导致百姓们的触底反弹,破釜沉舟般的反抗! 于是乎一句口号,响彻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随即而来的便是,张角掀起了一场震动天下的农民起义。 张角军皆头裹黄巾,象征黄天,该军队也称为黄巾军,史称黄巾之乱。 黄巾军规模甚是浩大,聚众三十余万人,张角将黄巾军划分为三十六方。 其中,大方万余人,小方亦有六、七千余人,每方设有一位渠帅领军。 李临,便是这三十六方渠帅之一,深得张角信任,统领军队万余人。 而这李临并非生于东汉末年,他在千禧年出生,是个00后,今年22岁。 在一次入西藏的登山之旅中,不慎摔倒坠落悬崖。 再次醒来时,已经来到了公元183年,也就是黄巾之乱拉开序幕的前一年。 那时的张角,还正在广泛宣传《太平经》。 他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百姓的拥护。 此外他还有两个弟弟,叫张宝和张梁。 也被派出去游历四方,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 李临自幼酷爱历史,对于东汉末年,直至司马家起事,建立晋朝, 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均有所了解。 很清楚地知道,黄巾之乱避无可避,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 既然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混进官兵的队伍,对黄巾军进行压制。 当今之计只能先假装做个张角的信徒,他时若遂凌云志,再自立门户也未尝不可。 毕竟做个信徒,当个起义的兵,也比时下民不聊生,任人宰割的百姓要好上一些。 靠着这股念想,李临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世界努力摸爬滚打着,学习着古人的生活方式。 从一个有车有灯的现代城市,到一个连电都没有的世界,确实吃了不少苦头…… 并且这段时间里,李临还一路打听钜鹿城的大致方向,往那个方向赶去。 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李临知道张角是钜鹿人,黄巾起义的主要据点便是在钜鹿。 终于有那么一天,二弟张宝游历来到了李临暂时歇脚的村庄。 只见那张宝一身青衣,嘴中念叨着“免费治病,普渡众生”,在村庄里来回荡悠。 村庄本身就贫穷落后,平日里就是连个山野大夫都不曾见得。 村民生了病,若是小病尚可自愈。若是患了大疾,此生基本就要画上句号了。 这番见到个活医生,患病的村民哪里顾得上这人是否医术高超,听闻是免费的便一拥而上了。 那李临却在一旁默不作声,细细观察,倒要看看这厮有多大能耐。 此刻尚不知眼前这人,究竟是张角本尊,还是弟弟张梁或者张宝,又或者是其他相关的人…… 张宝出来游历前,跟着哥哥张角学习了不少。 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大肆宣传招纳信徒。 这张宝治病,也会挑活,专找病轻好医的下手,搞些简单的药草捣碎, 放入热水中混合,最后贴上一道符咒在碗底。 这村民喝了贴着符咒的药草水,被告知隔日便可见效,回家好生歇息。 而那些患了大疾的村民,张宝会解释自己暂时没有那么多的药草, 日后会再次归来医治,同时会为这患疾的村民祈福。 这一幕幕,李临都尽收眼底,心道:好家伙,我以为真有什么法术, 这也不过如此,要是我懂点药草,我也能来这一套。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无奈,李临不懂也没有地方可以让他学得药草的运用和知识。 便只能看着心痒痒,暂时无法培养自己的势力和信徒。 可张宝这一路走遍四方,阅人无数, 而且张宝生性谨慎小心,早早就察觉到了有人在暗中偷窥自己。 张宝先发制人,没有给李临过多的思考时间, 发难道:“小子,我看你身上并没什么病疾,站这作甚呢?” 李临深知眼前这人得罪不起, 若是得罪了,将来要在黄巾军里混个一官半职,恐怕也要遭到排挤。 “在下听闻村里来了个活菩萨,免费为人治病疗伤,故在此观望, 敢问尊姓大名,为何要帮助我们?” “我乃是钜鹿人士,距离此村庄约五十里,名叫张宝, 听从家师旨意,救死扶伤,以保各地平安乐业。” 果不其然,李临的判断是正确的,当即接嘴道: “在下李临,原本是华亭县人士,自幼父母双亡,故在外漂泊流浪。” (三国时期,现如今的上海为华亭县,陆逊曾因为战功封华亭侯。) “哦,怪不得,我听你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 看你衣着破烂不堪,面黄肌瘦的样子,我相信你说的是实话。” 这张宝一方面看李临说话的时候情真意切, 另一方面他的确也是衣不裹体,穷酸消瘦,根本对自己构不成危险,便放松下了警惕。 此刻的李临,表面看似平静如水,实则内心慌张不已。 这张宝在历史记载里也没被过多描述,也没被赞扬过多有才华,没想到也是个人精。 要不是自己在脑海里演练过无数次,见到这些人的时候,该怎么应对,恐怕刚才已经露出了破绽。 看来以后但凡是被载入史册的文臣武将,都需谨慎面对,个个都是有一手的人物。 当然张宝也只是一时放下了戒备,并没有信任李临的打算,但是张宝需要在此地留宿一夜, 毕竟要等到药草展现效果,令众人拜服,才可以开始宣传道教。 而李临也是早早就知道张宝的心思,便主动安排道: “张宝先生,你愿意无偿帮助我们这些难民,在下感激不尽。 如若不弃,今夜请留宿在此,你我二人痛饮一番,我这就去为先生备上酒菜。” 张宝犹豫了片刻,道:“那就谢过李临兄弟了,我便在此留宿过夜。” 嘴上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张宝心里是在犯嘀咕的, 这他娘的穷乡僻壤,让老夫席地而睡不成? 睡觉还则罢了,眼一闭也就熬过去了,可是这吃啥呢? 只不过这张宝对眼前的小子也有些许兴趣,他也想看看这小子能备出什么样的酒菜来。 李临小时候也是玩过弹弓弹珠的小屁孩,也是个爬树掏鸟窝的顽皮鬼,说罢便急匆匆上山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拎着一只兔子,夹着几只麻雀下山来找张宝了。 至于酒水,钜鹿一带的百姓大部分以酿酒卖酒为生, 李临从那些被张宝治疗过的病民家中,轮番讨了几口剩酒,东拼西凑硬是整了小半壶。 这一下有酒有肉,可把张宝高兴坏了, 别的不说,如果能拉这小子入伙做个信徒,至少是能够有吃有喝。 这一夜两人吃得分外高兴,促膝长谈,聊天论地,互相都被对方的见解和想法惊艳到了。 在李临眼中,其实张宝也算是个有学问的人,天文地理等等都有所涉猎, 甚至军学、排兵布阵方面张宝也算是小有心得,只不过是大家都没实操的机会。 而张宝也是大为震惊,想不到这落魄的小村庄也算是卧虎藏龙,这不起眼的小子, 聊起军事,聊起内政,居然都有不错的底子,兴许将来真能为自己大哥张角所用。 所谓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张宝心想,这李临可能是举于村了。 次日,那些被张宝治疗过的病民,果然有所好转,但没有全部好透,不过这药草的确是有效。 当张宝再次出现在病民面前,大部分病民都跪倒在地,拜谢张宝的恩情。 而张宝也就此顺水推舟,开始宣传起太平道教,在众人心里埋下了日后起义的种子。 这一次受传教的村民约有500余人,并且十分敬仰张宝,张宝自己心里也颇为满意。 而他最满意的是,他觉得李临也被自己成功“洗脑”了, 可能当下还没彻底信服,但至少也是看得出来,李临日后也会响应他的号召。 如此良才,若能为己所用,美哉美哉。 此刻李临提出要和张宝一起回钜鹿,参与更多道教修行。 实则也是为了进入太平道的中心地带,好尽早有偶遇幕后主脑张角的机会。 而张宝回曰: 拒绝…… 第二章 黄巾之乱二 “张宝先生,为何要拒绝我呢?在下真心想入太平教!” 眼瞅着到嘴的机会溜走,李临心中似是急不可耐。 这些许急功近利的样子,张宝全然看在眼里,心里嘀咕道: 这小子,还欠点火候,成大事者怎能这般沉不住气! 性子急,这缺陷的暴露,让张宝更加相信自己是可以稍微拿捏他一下的。 可那究竟是装急还是真急,熟人知晓? 李临若是表现得深谋远虑,城府过重,张宝必然会每个环节更加提防, 那样一来,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势必受到阻拦,不如卖个破绽。 不过可能因为有一顿酒肉的人情在,张宝多少还是打算照顾照顾他。 “李临兄弟,你看如此可好?今日我便赠与你部分《太平清领道》的手抄书, 你先在这村庄之中,和这500多个村民一起继续摘抄学习,待你们小有成就之时, 家师贵为仙人,自然能感知到,届时必然亲自到来。” “既然先生如此说了,在下知道了。”李临故作面有不甘,但还是应承下来了。 两人道别后,本应该前往下一个村庄或者城镇的张宝,却行色匆匆赶回了钜鹿…… 约花了两天的时间,张宝回到了哥哥张角的身边。 张角身材高高瘦瘦,面容俊朗,两颊略带几丝胡须随风飘扬,皮肤白嫩,还真有点仙风道骨之姿。 “宝,怎的回来了?按照计划你不是应该去四周宣传道教?那么快就解决了?” “兄长,本来该继续前行的,正好钜鹿城南边五十里处有一村庄,我在那儿成功招纳了五百余人, 这其中有个少年,名叫李临,颇有才华和胆识,兄长若能收得了此人,日后必有大事会用得上他。” 张角对自己弟弟的能力很清楚,如果张宝那么说,这人就定然是有点本事的。 “宝,既是如此,你更应该在那里宣传弘扬才是,为何不把他纳入麾下,带来见我? 莫不是凭借你的能耐,还不足以打动他不成?”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经过张角那么一说,张宝幡然醒悟,虽然他自己和李临两个人互相赏识, 他自己的见识略微凌驾于李临之上,但是的确不足以彻底获得李临的认可和投诚。 所以李临才会想要亲身来钜鹿城一探究竟吧……张宝此时心里是这样想的。 “兄长,你说得对,我还不足以驾驭他。但是若你前去,必能成事!先前我离开之际, 曾给予他一份手抄的道书,令他在村庄继续宣传,你看我这安排是否妥当呢?” 张角思考片刻,道:“若此人真能如你所说,是个前途可期的大才, 你且看着,不出一个月,那五百人的村庄,就会成为他的第一个据点。” “兄长,你言下之意,他会将那五百人变成自己的军队?那可不成! 这是老子我费劲心机才搞定的,我现在就去把他们拉回来!” 张宝心里越想越气,很有可能兄长说的是真的, 凭借李临的本事,还真有可能把这五百人以及村庄渐渐转换成为他自己独一无二的势力。 “胡闹,五百人是小事,此番你去抢民,会让太平教道的宗旨和理念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到最后我们好不容易集结到的其他几万人和据点,也会以为是利用他们,最后分崩离析。 你还说别人性子急,你可以拿捏人家,我看你更加不成气候。老老实实去下个地方传教!” “诺……” 张宝见状也不再多言,收拾好行囊,准备次日出发前往其他地方了。 而张角,好像也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只是现在还不是处理的时机罢了。 时光如水,半个月后…… 李临没有辜负张角的期待,虽然没有药草方面的知识,但是通晓汉字, 可以教导村民们学习,平日里又会打猎兔肉给村民改善伙食。 一系列的举动让他颇受喜爱,深得人心。 渐渐他就成为了那个村庄的领袖,给村庄取名为“临青村”。 因为张宝来时身着青衣,如此取名也不算忘记了那张宝的功劳。 而村庄内的壮汉们也在接受着军事化的训练,演变成了一支不俗的民兵队伍,称为“临青军”。 临青村最大的商业来往便是酿酒卖酒,为了方便过路商人和钜鹿城酒店的采购及运输, 李临命令军队挖土拓路,使得酒店的拉货马车可以自由进出,同时也能接纳更多过路商人。 拓路之外,还将其余的小路用巨石以及树木封锁,使得临青村成为进入钜鹿城的必经之地, 如此一来,会有更多的人流量,若是遇见年少强壮的难民路过,李临还会将其收编入临青军之中。 临青村的防御系统也在李临的指导和一系列措施之下,变得坚固起来。 临青村原本有东南西北四扇大门,东西山林环绕,南面临江,北面朝向钜鹿城。 李临将原有的四扇木门,改造成了更高更宽的石头门,即使是骑兵纵马跳跃也翻不过来。 村庄的木栅栏也被改造为石头的栅栏,本想着做铜质或者铁质,奈何经济实力还不允许。 但临青村周边树木茂密,倘若别人用火攻,木栅栏还会加大火势, 相比之下,石头的栅栏对于火攻的抵御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 最关键的一环,东西的山林被挖掘出了两条密道,并修建了地下仓储基地, 若是敌我兵力相差过于悬殊,临青军只需躲入基地,也能避免被全歼覆灭,甚至有机会打游击进行反攻。 靠着那么多的措施,临青村迅速发展,军队也扩充至千人有余。 反观钜鹿城内,张角有个很好的习惯,每天必然会前往城中的市集和酒肆,观察民情,打探消息。 见闻钜鹿城的酒肆最近拉货马车来往频繁, 拉的酒也比以前多出数倍,不由心生疑惑,便打算去酒肆探个一二。 酒肆的伙计小贾,是张角的信徒之一,对张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小贾,近来为何生意如此之好?” “家师,你来了啊,快请座。”小贾见是师傅前来,毕恭毕敬。 这小贾虽然生得不算俊俏,但是面容白净,身材匀称,还挺讨喜。 “家师,拉马车的伙计与我讲过,咱钜鹿城南边原先有一个落魄的小村庄, 不知怎的,近来繁荣了不少。卖给我们的酒数量多了,味道也更好。” 张角心里此刻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事无巨细,他还是要再次确认一下。 “噢,有这等事,这村庄距离此地大概多少里?有名字吗?” “哟喂,家师你这可难为我了,我也不曾去过,况且我好酒好色, 那每夜都是伶仃大醉,记性变差了,着实不记得叫个什么村。” 张角不由笑着调侃道:“你这腌臜玩意儿,当初喝得差点丢命, 要不是我道心存仁善,托梦于我取符水救你,此刻你已不在人世间了。” 这张角连开玩笑的时候,也不忘记加强一下自己的人设和太平教的神圣。 小贾倒也识趣,乐呵地连声答应,毕竟眼前的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无需张角再多言语,小贾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又去询问了马夫。 “家师,打听清楚了,叫临青村,为首之人叫李临。 好像也在宣传太平教,可能是张宝大哥去过了,没来得及和你讲吧。” 果不其然…… “原来如此,那我明白了。小贾,你去忙吧, 切记少喝点酒,攒点钱讨个贤惠媳妇,我可还想见到小小贾出生呢!” 出了钜鹿酒肆,张角飞鸽传书给了弟弟张宝和张梁, 命令二人速速带着自己最精锐的一方渠帅回钜鹿城,自己也会准备好队伍汇合。 此时的张角,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三十六方渠帅,只有二十方渠帅,共计兵马十八万。 张宝一方,共计兵马7000余人。张梁一方,共计兵马5000余人。 而张角共计兵马15000余人,手下还有一位勇猛的副将管亥。 这管亥虎背熊腰的,一看就是个孔武有力的主儿。手持一柄钢铁大刀,约有四十斤重。 三五日的功夫,张宝和张梁如约而至,此刻三弟张梁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而张宝在来的路上,经过了临青村,心里已经猜到大哥张角想做什么。 “宝,梁,启程吧,随我来。”张角也不多解释什么,带队出发了…… 为了不被钜鹿城的官兵们发现那么一大支黑压压的队伍,以免被官府镇压, 张角的队伍们都是乔装打扮成普通难民的样子,而且本来就是民兵,看不出什么异样。 官兵们,也只是以为这群人是难民迁移,知道身上搜刮不出什么财宝来,压根没关心。 而李临那边,大约在前一日便知道了张宝的动向,因为临青村是回钜鹿的必经之地, “小绫,后面几天张宝大哥可能会带家师前来,这几日酒少卖些,留些好的。 然后再叫几个壮汉去山上抓点兔子,要是能有野猪更好。” 小绫是临青村酿酒厂的老板娘,年幼时父亲与兄长从了军,自此没了音讯, 这小绫便在临青村吃着百家饭长大,受了不少苦,所以越发懂得珍惜。 李临见她活泼好动,又有责任心又有耐心,村民们也对她很熟悉很热情, 就将酿酒厂全权委托予她。 第三章 黄巾之乱三 小绫其实并不相信太平教道,但是李临带着村庄发家致富, 仅此一点,她便愿意听从李临的话,按照吩咐去办了。 两日后,晌午,临青村北门外。 张角等人率军而至。 这期间张宝一直闷闷不乐的,心道:哥哥未免也太看重这个狗崽子了。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终于是忍不住了…… “兄长,这小子再有能耐,你也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带那么多人前来吧? 若是要抢占此地,或者招降他们,一万余人的军队也绰绰有余。” “宝弟啊,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李临就已经拉出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 外加一座固若金汤的村庄,怕是再给他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 指不定他就能够训练出一支万余人的精锐部队,此番我若不用压倒性的势力, 若不能一口气镇压住他的气焰,他怎会心服诚悦?我们这将近三万人的部队, 这小子即使有通天的本领,也未必可以在一年内做到,既然想好了要彻底征服他, 那就做好万全的准备!” 平日里张角做任何事,都会准备得妥妥当当,思前想后多次再做出选择, 或许这也是他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原因。 李临此刻正在喝茶歇息,甚是怡然自得,悠闲舒适。 这几日临青村还是和往常一样大门敞开,民兵们也没有站岗防卫, 是李临特意的安排,要向张角等人展现出,自己没有一丝的敌意。 忽见远处,密密麻麻一群人往村中走来,为首三人中有一个是曾见过的张宝, 李临心中想道:自己不可表现出,仿佛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一样,需要表现得惊愕,被震撼才行。 毕竟根据对历史的了解,李临很清楚,张角此时此刻应该已经坐拥十万将士有余, 只不过还分散在钜鹿城周边以及其他州郡,要等真正起义的时候才会全部现身。 但要是过度冷静,好像明知道他有十万,只带来三万,一副就这不过如此的表情, 张角必然会觉得自己太稳如泰山,心境太高了,甚至会惧怕自己日后成为劲敌, 而并非是可以放心用的利刃,指不定今天就要被处死。 接下来就是考验演技的时刻了…… 李临一路小跑至张宝跟前,同时还叫唤全体村民都出来跪拜迎接, 张宝见状,扶起他讲道:“好小子,你这临青村的名声,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老茧了, 果然没有看错你,是个大才,这位便是我们家师,前日观天象,算得你已有所小成, 故前来教导你,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修道的好机会。” 你扶我,我就要起来吗? 李临不但不起,反而更加用力“扑腾”一声跪倒在地,就差开始原地磕响头了。 “张宝先生,谢谢您,前番用药草救了村民,此次又给了我继续深造修行的机会, 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敢问仙人,如何称呼?” “小兄弟,起来吧,我叫张角,幸得天神指点,赐予我《太平清领道》, 令我好生修道,同时普渡众生,如此我可得道成仙,你们如果也潜心学习, 虽不能成仙成神,也可脱离苦海,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现如今贪官污吏横行,绿林强盗猖狂至极,官兵也从不出面剿灭, 像临青村这样的村庄,在李临没来之前, 连个守卫的官兵都没有,强盗进村方便得和回家一样。 这种时候百姓最需要的便是脱离苦海,摆脱贫穷,有个安全的地方度日, 所以张角每次宣传这种观念的时候,百姓都会积极响应,谁人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原来是张仙人,在下李临,敢问这些百姓,都是跟着您修行的吗?” “他们都是我太平道的信徒,都是修道者,今天来此地的约有三万人吧。” 李临故作惊愕,故作震撼,结巴地一时说不出话…… 张角看到他,望着这密密麻麻的三万人,一脸痴呆一脸双眼惊恐而又无神的样子, 加上刚才跪倒的谦卑状,内心安定了不少,看来招纳他们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其实张角笃定,大部分人在仅有一千人部队的时候,遇上了对方有三万人, 都会表露出此刻像李临般的无助,渺小。 良久,李临回过神来,诚恳地请求道: “愿跟随仙人修行,请仙人收留我吧!就算是跟在身边做个提鞋的仆从,李临也绝无怨言!” “如此甚好,往后这村中的其余村民,便由张宝驻留在此,继续教导吧,你随我回钜鹿修行。” 张角这一举措,摆明了是要剥夺李临的兵权和据点, 他偏偏要试一试,惹怒这小子,会是什么结果, 若是现在就心生怨恨,露出反骨,不如今早铲除为妙。 李临没有一丝犹豫和迟疑,立马回答:“一切听从仙人安排,谢谢张仙人!” 嘴上虽是如此答复,心中却又翻起无尽的怒火, 好个老练毒辣的狗东西,真是有备而来, 弟弟张宝的聪明机灵,相比张角的深谋远虑,思考周全,可真是逊色不少。 眼看着李临也应承下来了,张角心满意足。 且不管他是真心愿意,还是强忍割爱,至少这小子识时务,懂得逆势不可为。 李临、张角、张宝当晚便在临青村歇脚吃饭,张梁带队返回自己的据点待命, 而张角的副将管亥,则率领着张角的部队,先行赶回钜鹿城去了。 张宝的几千人,被哥哥张角安排驻守在临青村附近。 不得不说,张角的事无巨细,万事俱备真是做到了极致,留下千余人兵马, 也是预防李临当夜突然叛变,有这支部队在,想必李临也不敢硬碰硬, 真要是打起来,临青军在人数上的劣势太过于明显了…… 这一夜,张角并未参与李临准备好的晚宴,他要做好仙人的人设形象,不会轻易跟下属把酒言欢。 李临便和张宝度过了一个欢快的夜晚,吃得十分尽兴…… 次日凌晨,启程离开的前夕,张角又将张宝和李临二人传唤至面前。 “李临,昨夜神仙托梦于我,说这村庄应当由你守护,方能繁荣, 我便收回昨日的决定,希望你在此处继续善待村民。 但是你需要每月的月初,来钜鹿找我一次,我会传授太平教法予你,切记。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宝弟,速去带领信徒们,随我回钜鹿吧!” 这一下可把李临整得是又高兴又迷糊,这张角的确是神鬼莫测,捉摸不透, 谁知道他一晚上又想了多少主意,憋了多少坏水,既然猜不透他,以后更加要小心行事了。 不过拍个马屁总是没错的,李临说道: “在下愿意听从张仙人安排,另外呀仙人,在下有一事想提,我听她们叫您家师, 这个称呼兴许不够敬畏仙人,在下斗胆,为仙人想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日后便让大家尊称您为大贤良师,可好?” (史书中确有记载,张角有自封大贤良师这一称谓。) 不知为何,张角对这个称呼非常有好感,心里欣喜得很。 “如此甚妙,宝弟,将此称号飞鸽传书至所有信徒及渠帅处,即日起,我自为大贤良师!” “遵命,兄长。哦不不,遵命,大贤良师!”说罢,张宝便准备去了。 待张角、张宝率队返回钜鹿后,李临终于松了一口气,心安下来。 但是李临始终没有想通张角此番举止的真实用意,仙人托梦肯定是个幌子, 就是单纯他想让自己留在此处罢了,可是留在此地,不就是正好可以发展壮大? 倘若是真能培养出一支过万人的军队,等到起义之时,自己攻城略地,夺下一片州郡, 再自立为王,继续壮大,岂不是可以真正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了!? 左想右想,李临仍旧猜不透张角的用心,看来真是不能低估这些古人的运筹帷幄,深谋远虑, 不然真的是分分钟就要被干死。 不过事已至此,接下来迅速壮大才是最关键的一个事情。 李临想着,除了继续招兵买马、卖酒赚钱以外, 还需要聚拢真正的文臣猛将,日后才可成大事。 既然时下是公元183年的5月,黄巾之乱要在明年的3月才会爆发, 也就意味着,三国历史上相当著名的桃园结义,还没有发生。 也就是说,现在的刘备、关羽、张飞还不是结拜三兄弟。 “小绫!小绫!!!现在临青村内还有多少钱粮?给我买一匹良马,我要去一趟河北涿县!” (涿县乃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的地方。) “败家的玩意儿,咱临青村,位于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州一带,去往涿县走路不过几天的时间, 买什么马,不给你买,有这钱粮还不如让村里改善改善伙食呢。” 这小绫一向勤俭持家,一心为临青村的安定欣荣着想,毫不犹豫拒绝了李临。 李临对小绫的节约大有赞赏,有这样的老板娘在,酿酒厂肯定财源滚滚。 很快,李临便收拾行囊出发了,此去涿县,找刘关张三人未必那么轻松,可能会多待些时日, 故李临特地多备了些干粮和银两,可能要在涿县暂住一阵子了。 再看张角那头,回去的路上,张宝埋怨道: “兄长啊,我可真是想不明白,你说咱们这么兴师动众,就是为了拿下这临青村,招纳李临, 你可倒好,到嘴里的鸭子肉你又吐出来。” “我说你个呆子,以前我还觉得你挺聪明挺机灵,这几日怎么越发像个蠢驴呢? 妈的要是这李临,心不甘情不愿地和我们回钜鹿了,往后吩咐他去做的事情, 他会好好办?会办得漂亮?他肯定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所有活儿还得靠我们自己! 倒不如给他丢在临青村,让他好生发展,待到他更加壮大之时, 把最难的活,最苦的仗都留给他打先锋,也可削弱他的实力,保存我们的兵马。 那时逼他打头阵,他也不得不打,如今我们二十方渠帅也有十八万人了, 还怕压不住这小子?宝弟啊,你以后得多动动脑子,做事要考虑周全!” 听着张角这清晰的思路,张宝大为震撼,也对未来真正起义那天,多了几分信心。 同样,张角心里也一直期盼着,这十年磨一剑,剑真正出鞘那天,定要光芒万丈! 五日后的傍晚,李临来到了涿县正门外…… 第四章 燕人张翼德一 涿县此时由冀州刺史刘焉掌管,相对其余州郡,戒备森严,治安有度。 这正门口有不少的官兵在巡逻,只要不是本地人士都会被登记查询。 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人。(今湖北省天门市附近。) 他是东汉末年的刘家皇氏宗室,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因为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所以顺利做上了冀州刺史的位置, 且刘焉还是比较体恤百姓,关心民情,也懂得内政发展,故此时的涿县还比较富裕。 李临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说辞,这会儿也没有犹豫,迎上前去说道: “官爷您好,我是从钜鹿城南边的临青村过来的商人,我们村以卖酒为生, 这次来是想和涿县的各个酒肆聊聊买卖,还望行个方便。” 语罢,李临从怀中掏出些许碎银,分给了几位守门的官兵。 官兵收了钱,面容柔和了不少,挪了挪步子,给李临让了路。 “嗯,看你这样子也不像个坏人,身上也没带啥兵刃,好吧,准你进去。” 就这样,顺顺利利地进入了涿县内…… 此时夜已经深,大道上并无行人,集市也都歇业了,只有几家酒肆还亮着灯笼。 李临随意挑了一家入住,吃了晚饭,洗漱完毕后,开始思考着下一步。 当下是公元183年,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正是个23岁的少年,按照历史, 他目前应该是父亲刘弘早亡,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倒是刘备家的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参天桑树高有五丈余。 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华丽的车盖一样,来往之人都觉得此树非凡间之物。 那么李临找他会比较简单,只要找这课特别的桑树就行。 至于关羽,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生于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公元160年, 另一说则为公元161年,那就是23-24岁,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县, 现在应该是靠着卖枣子卖绿豆为生,可能也会做做苦力啥的吧。 最后说到张飞,历史记载生于公元166-168年左右,目前应在16-18岁。 张飞的家境相对良好,颇有些家资,开了肉铺,家里还有府邸房产,有大片桃林。 李临心想:看来这仨人,现在只有找张飞最为合适,毕竟他家大业大, 估计附近的百姓和集市上的商贩都认得他,大家总得买肉买菜不是? 而且拉拢张飞入伙,应该比拉拢刘备要轻松一些。 刘备素有大志,喜怒不形于色,并非池中之物,未必肯跟着自己干。 想着想着,李临困意上头,渐渐酣睡起来…… 次日凌晨,李临早早地便来到了涿县的集市,开始打听张飞的消息。 说来也是巧了,这张飞今天也是起了个大早,去集市买点布匹准备做衣服。 眼下已经是公元183年5月下旬了,天气逐渐变热,张飞身材彪悍,怕热得很, 所以提前就打算做些夏季的衣服备着。 张飞生得身长八尺,皮肤黝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古代一尺约23.5厘米,张飞身高约188厘米。) 在拥挤的人堆中,李临一眼便发现了一大坨黑黑高高的玩意儿,说话嗓门大得堪比播音喇叭。 张飞这厮是个急性子,看到排队就不耐烦,怒吼道: “店家,店家!快快给我出来,爷爷要买布匹!” 声音如雷贯耳,似有风暴海啸之力,这店家老板正在喝粥吃早饭,给这声响吓得撒了一地粥。 “哎哟哟,张飞爷爷,怎的今儿那么早出门, 平日里你可是晚上喝个大醉,次日不过晌午不起床的主儿啊。” “哪来的和你爷爷啰嗦,喝个鸟粥,赶紧给我过来找上好的布料!不然我可自己挑了拿去。” 这番对话可把李临逗乐了,想不到在此地,因为店家的一句“张飞爷爷”,人就给找着了。 此情此景,怎能不横插一杠?李临迎上前去,准备挑事情。 “我说这位兄弟,大家都是百姓,生来平等,你怎可插队? 本来当官的就已经腐败了,压榨欺瞒不断,搞得人人生活在水生火热中, 你可倒好,不去凶那贪官污吏,却来欺负这老实本分的店家。” 张飞见有人顶撞自己,突然来了兴致。 “好啊好啊,此处谁不认得俺张飞张翼德,爷爷平日里开个肉铺, 常常将酒肉送给大家,将家中存粮分给难民,谁不说俺个好字? 如今俺不过着急要块布料,你小子又是何人,也敢妨碍俺!?” 没想到这张飞虽然脾气莽撞,性子火爆,但还是个有善心的人,看着居然有点可爱。 “在下李临,在河北钜鹿城附近的村庄生活,刚来此地。 原来这位兄弟是个体恤百姓,慷慨解囊的人,恕我刚才不清楚情况,得罪了!” 听到别人夸自己,张飞越发兴奋开心。 “也罢也罢,我看这位兄弟谈吐不凡,也愿意为百姓出头,豪气得很呐! 俺张飞就喜欢这豪气的人,今日你必须陪俺喝酒喝个痛快!现在就去,走!” “张兄,莫急,我陪你挑好布料,再一块儿去痛饮,不醉不归,可好?” “哈哈哈哈哈,他娘的,好得很好得很呐!” 不一会儿的功夫,俩人带着布料一起回到了张飞的府邸。 府邸内宽敞明亮,后院还有一片桃园,风景宜人。 俩人相谈甚欢,这张飞酒量惊人,一坛接着一坛猛灌自己,倒也不逼着李临喝, 李临是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张飞从未催过。 初步的接触下来,李临心里对张飞十分欣赏,张飞其实也是个讲道理的人, 并不会仗势欺人或者过于霸道无理,但是必须要顺毛捋,万不可点火他。 酒过三巡,菜也吃了不少,张飞心满意足,李临见时机也差不多了,便开始聊起正事: “翼德啊,我很欣赏你,是个痛快人!而且我和你一样,喜欢替百姓打抱不平, 现在的官府真是可恶!可恨我自己能力有限,不然是真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李临兄弟,俺俺也和你一样,你这话真是戳中了俺的心, 看着这身边的人被官兵欺负,真不是滋味!又不能背上叛贼的骂名来反抗朝廷,可恨呐!” 张飞说完,火气上来,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居然拍出个巴掌大的窟窿洞来。 我去!果然是臂力惊人,谁挨张飞一个大比兜,怕是不死也得残废…… “翼德,我与你一见如故,今天看到你家后院有一片桃园, 我想和你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日后你我就是生死之交,你可愿意? 他日若有机会,我定要和你一起拯救这天下万民!” “临兄,你不嫌弃俺……是个粗鄙之人么?俺这样的莽夫,你真心愿意拿俺当生死兄弟?” 平日里张飞虽然对百姓很好,无私地拿出自己的钱粮和酒肉给大家分享, 但是大家都畏惧张飞的魁梧身材和吓人的声音,都会选择躲避他, 这也让张飞十分失望,久而久之,朋友也越来越少了。 其实心里是很想马上就答应李临,又怕以后李临也畏惧自己…… “翼德,我看得出你是善良的人,也是个有责任心、勇敢的真汉子,我真心愿意和你, 结拜为异姓兄弟,九死不悔!九死不悔!!!” 李临此刻可能是酒也上头了,也有点动真感情,同时也是打从心里认可张飞,连说了两遍九死不悔。 “好!好!好!俺愿意!今日,现在,俺们就在这桃园结拜!” 二人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此时已过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但是桃园的风景仍旧不错。 “俺张飞,字翼德,年方十八岁,愿与李临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李临也在今天,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号,借用了张飞的德字,和临青村的青字。 “我李临,字青德,年方二十二岁,愿与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至此,由于李临李青德的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将永远不可能发生了。 而今天发生的新版桃园二结义,日后会不会成为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尚无人知晓。 “大哥在上,请受翼德一拜!”张飞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猛地单膝跪在李临眼前。 “翼德快起来,快起来,今天起,只要我在,没人可以说你半个不字。” 当夜两人继续饮酒吃肉,同睡一张床,彻夜长谈…… 第二天清晨,李临和张飞商量起来: “翼德,我在临青村实际上是个首领,握有一千余人的兵马,临青村也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你可愿意随我一起回去,将来有机会共创大业,还是你想让我把兵马带来涿县安顿?” “大哥,只要是你说的话,俺都愿意去做。既然如此,俺这就去把房产卖了,换成银两, 和你一起前往临青村发展。俺这家中还有几十个家丁,也一起带走吧!” 见张飞是情真意切的,李临也没有再多推脱拒绝。 “好的,但是还不急着变卖房产,这涿县说不定卧虎藏龙,还有英雄豪杰在呢, 多找点可靠的兄弟,对我们未来也有帮助,我们再待一阵子吧。” 指不定,关羽和刘备,就在不远处…… 第五章 燕人张翼德二 在顺利和张飞结拜之后,李临继续打听着关羽和刘备的下落。 而张飞这几日也开始训练起家丁,同时用家里剩余的财产,继续招兵买马。 但是这关羽和刘备的确不太好找,李临四处打听, 可是当地百姓都说不曾见过什么桑树,也未曾有听闻刘备这号人物。 或许历史记载也有美化的部分,并非完全精准,可能那刘备家里也没啥桑树。 关羽就更是难上加难,关羽本就不是河北涿县人士,他乃是河东郡解良人士, 亡命逃至此地,甚至有可能现在隐姓埋名活着。 眼看十几日过去了,马上就要到六月份,按照要求,李临必须要回去拜访张角。 虽然没碰上关羽,心里极度不甘,但是能搞到张飞也算是一大福报了。 倒是临走前,张飞给了李临一个惊喜。 就在二人决定带上家丁离开涿县的时候, 张飞兴冲冲提着两把兵刃,一路小跑到了李临跟前…… “大哥,俺在这涿县认识一个打铁的老师傅,对俺还算友善,平日里好酒肉, 俺想着以后可能见不到他了,今天便最后送了他一些肉食,一坛好酒。 听闻俺要走,他决定为俺量身打造一件兵器,当做践行礼物。俺想, 俺有的大哥也必须得有!就请他打造了两件,他也没有拒绝,你快来瞅瞅!” 但见张飞右手持一长矛,这长矛全用镔铁点钢打造, 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刃开双锋,作游蛇形状,锋利至极。 好家伙!丈八蛇矛!这不就是张飞原配的得意武器么,原来他是如此得来的。 而左手则拿着一柄通体湛蓝,散发着寒光的好剑。 这剑看上去极为修长,似是轻若无物般,可随心所欲挥出、直刺。 “翼德,这长矛我看得出来,你力如蛮牛,应当是给你使的, 那这宝剑是给我的吗?这剑怎会是蓝色的呢?” “大哥,这个叫丈八蛇矛,是给俺使的。宝剑是俺让老师傅给你打造的, 因为你身手矫健灵活,但论力量稍显不足,枪、大刀都不太适合你, 俺觉得你用剑是最合适的。这是老师傅用祖传的寒冰玄铁打造而成, 那玄铁看上去晶莹剔透,待锻造完的时候,颜色又变深了不少, 最后成型之时,便是这模样了,比普通的佩剑要轻很多, 并且更加锋利了,名字嘛,老师傅也没有想出来,他说剑也会认主人, 就让它的主人,来给它取名。” 这一听就是把绝世好剑,而且的确适合李临。 李临身长八尺不足一些(约182厘米),体重约在150斤上下,肌肉精炼,看上去极为匀称。 双手臂展较长,可能是以前打篮球和攀岩锻炼出来的。 似这种身材的人,使用长剑最为合适。 李临双手接过宝剑的时候,顿觉阴凉无比,寒气逼人,只感觉这剑锋利而又无情。 “翼德,这剑冰冷而又细长,是湛蓝色的,我看就叫湛冰长剑吧。” “湛冰长剑,哈哈哈,大哥你可好会取名字呀!那就这样叫它吧!” 正当二人喜得兵刃,准备带上家丁出发的时候,突然有几个受伤的家丁冲进来汇报道: “报告,主子,门口来了个醉酒的男子,看咱府邸宽阔,是富贵人家, 便凑上来讨要银两及酒肉,这厮身手不错,我们奈他不何, 好几个兄弟,已经倒在大门口爬不起来了。” “什么,有这等事,好啊居然有人敢到俺张飞爷爷头上撒尿,大哥稍等片刻, 俺这就去解决了这个鸟人!” 张飞顿时火冒三丈,提着丈八蛇矛就夺门而出,李临也紧随其后…… 府邸正门外,这醉酒的男子身着一袭白衣,左手提一酒葫芦,右手紧握一柄长剑, 但见几个家丁将其团团围住,手提棍子便要抡向白衣男子。 这白衣男子丝毫不慌,露出魅惑一笑,忽然甩出手中长剑, 原地先是划了一个正圈,将打过来的棍子逐个弹回,紧接着朝几个家丁的腹部刺去。 但是长剑并未出鞘,几个家丁被刺中后也只是一个踉跄倒地,没有见红出血。 李临心中暗自赞叹,好凌厉好迅速的剑法,眼前这人是哪位英雄豪杰呢? 东汉末年直到三国时代,有名的剑客少之又少,有记载的更是寥寥无几, 一时半会,李临也猜不到这位白衣男子会是谁…… 看见自家的手下们被欺负,张飞怒不可遏, 咆哮一声:“杂碎!敢与你张飞爷爷一战否!” 说罢提着丈八蛇矛,直朝白衣男子面门刺去。 这咆哮声之猛烈,犹如天摇地动,瞬间让白衣男子醒了酒,认真面对起张飞。 丈八蛇矛重达63斤,寻常人等双手举起来都有些费劲,而张飞竟可以单手举起直刺出去, 且攻速极为迅猛,电光石火间已到白衣男子面门前,眼看就要捅穿他的脑袋, 男子丢到左手的酒葫芦,用左手撑着地面,快速做了一个单手后侧翻,躲过一劫。 见张飞起了杀心,男子也不再留情,宝剑出鞘,向前一个近身,宝剑直劈张飞脖子而去。 张飞赶忙收回蛇矛抵挡在脖子前面,说时迟那时快,那剑已经直逼张飞而来。 只听“磅”一声,兵器相接,擦出强烈的火花,蛇矛是用镔铁点钢制造而成,坚硬无比, 那男子的宝剑砸在了蛇矛的矛头侧沿,当场震断。 男子刚想后撤,张飞左腿一踢蛇矛的尾端,蛇矛的底部直接撞在了男子的腰上,男子应声倒地。 “哼,你这黑汉子,若是没这上好的长矛,指不定鹿死谁手呢, 也罢,今天就当是我王越的忌日吧!黑汉子,动手吧!” “死小子,趴在地上了,还敢嘴硬,那俺张飞爷爷就成全你,呀!!!” 还未等李临上前阻拦,张飞蛇矛直探王越脑袋而去,王越顷刻间身首异处,被结果了性命。 王越,东汉末年剑客,辽东燕山人士。 王越擅使剑术,是三国时期史阿的师父,曹丕的师公,官职虎贲将军。 根据历史记载,此刻他可能是想进京洛阳,做个皇帝或者大官的剑术老师,混个一官半职。 不过他的徒弟史阿还有徒孙曹丕,也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剑术大师, 可能这王越的剑法也就算是上乘吧,不能算是登峰造极的顶级剑法。 “哎,翼德,你也太急了,我拦都拦不住啊!我们赶紧去临青村吧! 再晚一点儿,官兵有可能就要来抓凶手了,这涿县的治安还是很严的。” 不光得赶紧逃命,可能一时半会都没有机会回来再找刘备和关羽了, 况且刘备和关羽都是仁义忠义之士,如果涿县发出通缉令,捉拿自己和张飞, 那么自己这杀人畏罪潜逃的名声,怕是躲不掉了,届时就算找到他们俩个, 恐怕也很难有机会解释清楚,也很难拉他们入伙了。 结果这会儿,张飞还来了脾气。 “大哥,这狗东西输了还要嘴硬,还是他先要抢占俺们的酒肉呀!俺可没错杀好人!” “好好好,我可没说你错杀好人哈,我只是说我们要赶紧跑路,走走走!” 倒是跑路前,李临意外发现王越胸口前似乎掉出了一本书籍,定神一看,书名是: 《王氏三十六醉剑诀》 怪不得王越打架的时候还要提着一个酒葫芦,原来练的是醉剑…… 嗯?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正好才得到一把湛冰这样的绝世好剑, 现在又能白嫖一本剑术秘籍,真是老天有眼。 李临二话不说,当即把《王氏三十六醉剑诀》揣在了兜里,和张飞及家丁们急匆匆逃出了涿县。 果然,当晚涿县就发出通缉令,悬赏李临和张飞,不过王越这个时候也不是啥有名气的人, 所以赏金也不是很多,看到消息的人也并没有很上心, 谁也不会愿意为了一点小钱,去自找麻烦,尤其还是找杀人犯的麻烦,也不知道最后谁麻烦谁。 这几日李临和张飞知道外面有人在捉拿自己,便老老实实待在临青村不随意走动了, 这临青村酿出来的好酒,叫做临家酿,甘甜而又细腻,张飞喜爱得很。 而且这好酒,也有助于李临修炼《王氏三十六醉剑诀》。 只是把酿酒厂的老板娘小绫气得不轻,天天痛骂张飞和李临是偷酒贼,醉懒汉, 见到他俩就追着打…… 时光如水,已经到了公元183年6月初,临青村内, 此时的李临因为修炼醉剑法,每日大量喝酒吃肉,精壮了不少,剑法也逐渐熟练起来。 而且湛冰剑本身就很轻很细长,正好和醉剑法里面的很多招数都吻合, 相信潜心修炼个几年,这李临肯定会成为超过王越的剑客。 看这日子也到了去找张角汇报的时候了,李临吩咐张飞不许外出挑事, 毕竟外面还有通缉令在,张飞如果出去被抓着了,自己要去劫狱也很困难。 二日后,李临如约来到了钜鹿城,城门口正有一人早早在等候着他的到来了。 正是那钜鹿城酒肆小二,也就是那张角插在酒肆的眼线小贾, “你就是李临吧,大贤良师命我在此等你,给你带路。 以后你叫我小贾就行,当然给面子的话,叫声贾总也可以,多亏了大贤良师, 马上我就要成为钜鹿城酒肆的总掌柜啦!哈哈哈,随我来吧。” 李临看这小贾,个头儿嫩得一批,架子又大得很,不由觉得好笑。 “那就谢谢贾总了,带路吧。” 很快,两人来到了大贤良师张角面前…… 第六章 常山真定村一 “在下李临,见过大贤良师。” “临儿啊,你最近可是闯祸不小啊,这通缉令可就快传到钜鹿城来了。” 涿县位于钜鹿以北,约有二百里地,走路需要3-4天,骑马仅一天半的功夫,便可到达。 所以上次李临从临青村前往涿县,走路花了约5天的时间。 “这……大贤良师,在下原本是想去那涿县发展信徒,你也知道, 毕竟我那临青村也就是弹丸之地,人流再多,也和县城没法比啊。” 张角听着半信半疑,李临在他心里还是有点城府,有点懂得隐忍之道的, 怎么会在涿县忍不住杀人了呢?此事必有隐情,但是问肯定问不出来, 李临无论如何都未必说的是实话,也只能先这样了。 “罢了,罢了,罢了,我在涿县的信徒告诉我,他们的调查范围也就最多到钜鹿了。 这段时间,你暂且不要往北方去发展了,东面的渤海、乐陵、济南、青州等地界, 张宝已经去了。南面的濮阳需要过江,这个有点为难你,我吩咐张梁去了, 那你就往西方去看看,那边有常山、申山等地,人烟也不算稀少。” 常山?可是那赵云赵子龙出生的常山!?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智勇双全,姿颜雄伟。 他多么牛皮就不需要吹了,被广大历史迷和粉丝,一致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谨遵大贤良师的安排!在下即刻返程回临青村,准备去西方拉拢信徒。” “嗯,快些去吧,争取在6月发展至2000-3000余人,不要让太平教失望了。” 拜别了张角,离开钜鹿城之前,李临拿着张飞卖房卖肉铺子剩余的钱, 在钜鹿城内买了两匹马儿,也算不上什么好马,毕竟钱财所剩无几,但远胜于无。 回到临青村后,李临将稍微强壮一点的那匹马留给了张飞,自己则骑着另外一匹瘦弱些的。 “翼德,明日我便要启程前往常山,去看看那里有没有英雄豪杰,可以和我们一起以后共创大业。” “好呀大哥,俺也要去!最近因为通缉令,可把俺憋坏了!” “不行,你去不得。村里有1200多个民兵,等着你训练呢,你比我更擅长步战,此事你做最好。” 眼看着出门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张飞像是个玩具被抢走的小孩一般,生起了闷气。 “哎呀,翼德弟弟,莫要生哥哥的气,待我回来的时候,搞点常山的野味、好酒回来, 你肯定一直喝我们这里的临家酿,你也喝腻歪了吧,我去给你搞点新的尝尝! 但是你要听话,好好地在这里把民兵训练好,把村庄保护好,若有闪失,我回来可要怪你。” 张飞一听有酒有肉,又是给自己下了艰巨的守村任务,又兴奋起来,连连点头答应。 由于有了坐骑,这次李临赶路的速度快了不少,两天的功夫,已经到了常山。 常山县和涿县差不多大,但是治安没有涿县好,官兵寥寥无几,也不管事儿。 李临目标明确,优先打听真定村和赵云的下落。 在常山县的酒肆和集市兜兜转转了两三天,终于找到了几个要去真定村的游走商贩, 李临便和他们几个同路前去…… 路上,有几个商贩聊天说道:“听闻这真定村,是常山县附近最混乱的一个村庄了, 那里经常有强盗和土匪打家劫舍呀,但是那里的山上有名贵的药草,采下来去别处卖, 可以赚到不少钱,此番我们几个前去,也是脑袋寄在裤腰带上的亡命活啊!” 听到这里,李临心想:这赵云比张飞年幼一岁,此时应该十七岁了,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枪法学好了没有,还是已经外出去学习武艺了。 毕竟黄巾之乱的时候,历史上的记载里,并没有过多赵云的戏份。 赵云是在公元191年,跟随公孙瓒后,才开始展露头脚的,距离现在还有8年之久, 所以李临的担心和猜测也有几分道理,指不定这次去真定村未必能找到赵云。 大约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真定村。 时下真定村破烂不堪,四处可见饿死的猫狗尸体,甚至还有人骨残骸。 李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只觉一阵恶心,后背发凉…… 当然同行的几个商贩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胆小的还呕吐不止。 李临在村子里晃荡了一圈,发现村民仅剩十几户了,而且都是闭门不出, 估计是把他们也当做来闹事的强盗土匪了。 李临心中暗自叹息,这些人饭都吃不上了,都快饿死了, 哪还来什么信仰,还有时间和他们扯太平教道?先填饱了肚皮再说吧! 他挨家挨户从每个难民的门窗前丢了一些大饼、白馒头进去, 难民看到有吃的,疯了一样乱抢,不停往嘴里塞,有甚者还为了一口馒头大打出手。 望着眼前这一幕幕,李临好似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 参与的民众会如此之多,真的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 此时的李临只顾着难民了,熟不知危险已经悄悄来临…… 这真定村周围的小道和山路颇多,隐藏埋伏着不少绿林强盗。 “弟兄们,看,这次来了个有钱的主儿,还有闲粮可以分给别人, 估计兜里有不少好货色,上上上!” 一时间,从四周突然杀出了几十个手持锄头、斧子、木棍等兵器的强盗,将李临团团围住。 这还是李临第一次在乱世里,感受到生命正在被威胁,张飞也不在身边,不由得紧张起来。 那绿林强盗作恶多端,早已经熟门熟路,根本不给李临商量的机会,直接动起手来。 但见这其中几个胆子大的强盗,率先冲向了李临,手中木棍猛地朝李临头上挥去! 情急之下,李临早已经把学习的醉剑决忘得一干二净,什么遇敌不要慌乱,从容面对, 都是狗屁!这李临抽出腰中佩剑湛冰,对着强盗就是一顿乱刺糊砍。 湛冰锋利无比,轻盈且迅猛,在李临手上舞出数道剑气剑光,甚是杀气逼人。 那几下乱刺糊砍还中了几招,几个强盗应声倒地,领了盒饭。 “弟兄们小心!这小子好像还有两下子,他这手中可是把好剑,杀了他抢走宝剑,我们发财了!” 说时迟那时快,一听到能发财,又有几个强盗不顾生死冲了上来。 李临在成功解决了几个之后,渐渐冷静安定下来,握着湛冰的手也不再发抖了。 他回忆着先前好几个家丁包围王越的场景,那王越使出的转圈剑法, 便是醉剑决里的招数“逍遥轮”,顾名思义,也就是潇洒地轮一圈。 攻击范围极其之广,弹飞对方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好自己。 在几个冲上来的强盗,手中兵器即将要砸到自己的瞬间, 李临心中暴喝一声“逍遥轮”,舞出手中湛冰,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弧线。 竟将几个强盗纷纷震开,手中的木棍、锄头等家伙什也丢落在地上。 李临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一个箭步追上前去,趁强盗还没站稳, 湛冰直刺对方咽喉而去,当即插穿强盗脖子,血流如注,就这样又解决了几个。 醉剑决的奥义便是人借酒力,通过大开大合的攻势以及昂扬的斗志震慑对方, 待对方露出破绽或者招架不住之时,一剑直取要害。 李临越杀越勇,越杀越勇,似是阎王爷附体,吞噬性命般处理完了所有强盗,一战出名。 数日乃至数年后,逐渐繁荣昌盛的真定村, 每当提起此事的时候,总会赞颂李临的威名,大致是这样写的: 李临勇保村,剑出显威风。一轮杀数人,百里皆太平。 太平一指太平教道,又指天下太平安定,是李临特意为之,好让张角觉得自己是真的用心传道了。 李临杀光强盗后,还不忘去搜寻强盗的尸体,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宝贝。 这可能也是在现代打游戏打多了,通关捡装备和道具的良好习惯没有落下。 可惜这次没搜寻出什么好玩意,看来不可能每次都像王越那回,那么好运。 难民看着眼前这位,又给粮食,又仗义出手杀敌相救的少年,不胜感激。 后面的事情也不用多说了,李临顺理成章地掌控了真定村,只不过并没发现赵云的踪迹。 听闻村里的难民说,这里的人是走得走,死得死,好像是听说过有个叫赵云的少年, 但是现在身居何处,是死是活没一个人知道。 李临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真定村的地理情况,这里着实不太适合作为防守据点, 有太多的小道和山路可以进入真定村了,敌军几乎是能够四面八方而来, 而且真定村的附近也没有什么水源,如果被围困的话,很快就会断水断粮。 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占领旁边的钜鹿城,将真定村作为兵营使用, 如果真定村被围,也可以从钜鹿派出援兵。 就当李临思索这些事情的时候,难民上前和他说道: “恩人,这附近的强盗还会再来的,他们在村边有个窝点, 如果不彻底剿灭,真定村还是会被不断骚扰,恳求恩人, 您就想想办法,把这个强盗的窝点给弄走吧!我们也好继续生存下去!” 很有可能这些强盗搜刮来的不义之财,以及这个强盗头子都在窝点, 李临平生最恨这些人,有本事就上阵杀敌,报效国家,欺负百姓算什么能耐? 就算是难民落草变成草寇强盗,也不可以被原谅,抢的不就是原先落魄的自己吗? “你们且放心,管他娘这窝点有多少人,我李临定会亲手灭了他们,杀得毛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