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3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粉绸 > 第169章
    他端详了一时,按下录音键放好,然后抱臂道:老板有交代,松绑可以,但有三个条件,一,晚上换睡衣,我们少奶奶有洁癖,穿常衣不许上床!

    特务头子没有睁眼没有恼怒没有任何回应,连皱一下眉都没有。

    二,从盥洗室出来需要二次搜身!

    三。黄春说着三,把电话机子带线拉到戈亚民面前,打电话。

    戈亚民这次睁开眼:打哪里?

    令堂黎女士,告知她:你已搞定西门音,请令堂撤销对西门音的跟踪监视,以免画蛇添足引起西门音的反感,从而让她对你的信任打折扣。

    姓方的凭什么认为老子一定会照办?

    不知道。黄春说,但阁下谋略过人,应该比我懂。

    戈亚民用目光剐他,黄春后背沁出汗,但还是维持着拿电话的姿势。

    沉默片刻,戈亚民冷冷报出号码,黄春松了一口气,电话拨通,将话筒附过来,他不紧不慢地对那边复述。

    挂电话时他母亲嘱咐说:北地春迟,早晚注意多穿衣。

    显然没有察觉任何异样,更不知道他这通电话是被人挟制才拨的,哪怕戈母再神通广大,估计也绝算不到这一幕,毕竟在戈亚民 29 年的岁月中,向来只有他阴别人的份。

    黄春收起话筒,剪断电话线,将电话机子扔进一只大口袋中,然后去桌上把从戈亚民身上搜到的东西悉数也扔进那只口袋,扫清战场才能给他松绑。

    这间屋子,门是钢铸铁的材质,吊灯虽亮、床铺虽洁,但没有窗户,看不到外界,除了燃着火的西式壁炉和桌椅,屋内没有其他陈设,就连卫生间也没有一丁点具备杀伤力的物件。这是一间密室,但比重庆的渣滓洞看守所还严实。

    特务出动,不论落入何等境地,必然先研究环境,但戈亚民双眸未启,仿佛已经了然。

    这种镇定让黄春有点琢磨不透,虽然门外林家班守护,但上去松绑时也有些犹豫了。

    心下回想对戈亚民之前所做的调查:黄埔系甲级优等,但军校以谋略为重,武力方面的课程不过是些擒拿散打的科目,学得再精,也无法和林家班这种正宗武行相提并论,加之手枪被卸,赤手空拳绝不占优势。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戈亚民才不浪费时间去端详环境,毕竟他从不做无用功。

    最关键的是,三爷也有吩咐,等姓戈的清醒后就给他松绑,似乎完全不考虑他会动手。

    怎么,怕了?

    戈亚民闭着眼并不耽误洞察到身边人的状态。

    黄春立刻回神,继续松绑,但心中却不着痕迹地提防着,毕竟这是个一等一的特务,真要逃总有的办法。不过他多心了,戈亚民并没有搞事情的打算,松绑后起身活动了活动手腕,目不斜视地出声道:吴西园在哪?

    黄春观察了他一会,才放下心来,继续跨坐回凳子上烧材料,说:中午的火车,现在大概快到天津卫了,随后南下换轮渡,到菲律宾包橡胶园,做小老板。

    你们认识他多久?

    一礼拜吧。

    戈亚民系着军衬衣袖扣的动作停住了:他不可能叛变!

    黄春冷笑,说:我也好奇啊,所以送他下山的路上我问他为什么,你知道他怎么答复的吗?

    黄春慢条斯理地将文件一本一本丢进火中,说: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抗战期间,国府高官私吞前线救命物资到黑市上出售的故事,一个是抗战胜利这半年五子登科的故事。

    五子登科是眼下无人不知的现象,抗战胜利后,国府向各大城市派出大员接收敌伪物资,没想到这成了大员们发横财的机会,他们的所作所为,被民众讥讽为五子登科,即抢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

    你说,在这种贪腐面前,信仰值几个铜子儿。而且我们给的多,只要足够多,不用认识一礼拜,一小时就够了。

    戈亚民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时海东抱着一沓材料进来了。

    哎,醒了?海东道。

    醒了。黄春说,东哥你烧吧,我出去抽根烟。

    戈亚民虽然早已把方丞身边的人调查的底朝天,但真正见面是不会拿正眼看他们哪一个的,黄春开门离开后,他冷冷一声:有烟吗?

    屋里只有他和海东,海东知道他问的是自己,放下那二尺厚的材料,说:没,师傅不让抽烟。

    说着朝门口出去了,很快回来,手上拿着一打锡筒装的雪茄烟。

    操,冷血特务头子几乎感动。

    然而接下去更离谱,林海东冲他眨眨眼,说:从三爷那儿偷的。

    要不是海东是根愣葱的名声之前在调查记录上重点标注过,戈亚民只怕会觉得他比黄春还狡诈几分,毕竟戈亚民是个天天跟耍心眼的人在一起的特务头子,这种见面自来熟的滑头他见多了。

    他漠然咬上雪茄。并不领情!

    海东不介意,兀自去壁炉前烧材料,先前在书房跟黄春争论过戈亚民怎么会这样轻易栽到三爷手上,黄春认为是应了洼地横行平地摔跤那句古话,说换成是同行,栽的不至于这么顺溜,全是轻敌不设防惹的祸。

    &amp;lt;a href=&quot;民国